九十年代成立的秋实事务所,当初的员工,从公司成立时的年轻人、中年人,变成了现在的资深老师。公司的年龄跨度比较大,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多岁不等。比如,税所的质量控制经理葛老师年纪大了,越来越力不从心,加不了班。遇到忙季,报告多的时候,就吃不消,总请假。
质量控制经理主要是负责审计报告底稿、报告审核工作,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,要质检合格后,才能出出厂。事务所的报告也一样,要经过审核才能出具。目前秋实采用的是四级复核体系,一级复核、二级复核、三级复核、四级复核,公司内部习惯称为一审、二审、三审、四审。第四级复核人员,就是质量控制经理。今天税所的股东们开会,谈到了这件事。
会议室里,蒋总和一组的卫渊先到,俩人是老搭档,可以说卫渊是蒋总带出来的。过了一会,其他股东也陆续入座。
周董拿着茶杯,坐在桌首“我们所在同等事务所里,收入算不错,一年三千多万,这都依靠各位老师们的辛苦努力。只是一些身体不太好的老师,适应不了高强度的工作。目前,税务部的葛老师生病请假了,公司考虑,税所换个四审,大家有什么看法?都说一说。”一年三千多万收入,对于一家制造企业来说,可能都不够买设备,置厂房的。但对于事务所这样的服务行业来说,最主要的成本是人员工资,六十多名员工,是完全可以覆盖的。他们没有大额投资,办公室是二〇〇二年,公司效益好,房价很低的时候买下来的,是公司自有房产。
“一组的萧静行吗?来公司快十年了,做事挺稳当,人也很严谨。”一组组长卫渊提议。
“我觉得四组的秦玲也行,沟通能力不错,四审这个岗位需要上下沟通,她业务能力也不错。”三审薛浩说。
“萧静、秦玲手上的业务比较多,如果当了四审,她们就得把自己的活,分出去一部分。她们自己不一定愿意,客户也会有不好的感受。我是建议,找个能力不错,手上业务少的人。”周董说了自己的观点。
“这样的话,我倒是建议四组的姜嫽。这次税务注销业务,我跟她接触的比较多,这个人工作积极、专注,喜欢钻研业务,有冲劲,有干劲。”自打姜嫽陆续查出补税,陈征对姜嫽的印象很好。
“就是查出补税最多的那个?”
“对。她报告写的不错,这次税务局委托项目,她的报告被税务局当范本,在会上传阅了,给其他四个中标的事务所看。”
“在税务局的会上,传阅啦?”周董突然插话。
“对,不是一共五家事务所中标吗?第一期任务下发完成后,前天去税务局开总结会,税务局把姜嫽的报告给其他事务所的人看,还说你们看看秋实事务所的报告。”
“会后,你把姜嫽的报告发给我看看。”
“好,她的报告思路清晰,用词精准,法条准确,是份有水平的报告。”其实陈征将补税事宜,跟税务局沟通时,看过姜嫽的报告,当时就觉得这份报告写的好。所以,后来税务局在会上给其他事务所传阅,他并不意外。
让陈征觉得欣慰的是,因为补税及报告写的好,他跟征管科的关系越来越好。这里还有一个隐情,陈征是所里最专业,业务知识最广、最权威的人。多数股东,不愿把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,介绍给陈征。陈征这种喜欢钻研业务的人,如果跟政府部门里喜欢钻研业务的人接触多了,会受益匪浅。这是对陈征有利,而另一部分人,不愿意看到的。
此次,因为补税最多和姜嫽报告的关系,税务局比较看重秋实事务所,大家交流对疑难杂症的看法,这正是陈征的强项,所以征管科跟陈征的关系,越来越好。那么,陈征也很愿意举荐姜嫽,当这个四审。
一直想提拔姜嫽的林枫,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“上个月公司举办的,选拔培训师的讲课比赛,姜嫽讲的挺好。后来她给客户讲过,还到市民服务中心的培训厅给企业讲过,收到的反馈很好。那,这个是李科,发过来的微信,表扬姜嫽的。”林枫边说,边把手机给周董看。
“我们一直说要培养新人,姜嫽不错,才来公司不久,有这么好的工作业绩,是值得好好培养培养。”周董听了股东们的介绍很开心,他希望公司多出一些,有能力,有干劲的新人。
“姜嫽,太年轻了吧”卫渊说。他一想到,让一个年轻的小姑娘,审核自己的报告,心里就莫名的不舒服。
“我们就是要培养新人嘛。那个......金老师,你先跟姜嫽聊一聊,公司准备让她做四审这个职位,她有没有信心做好。”周董还是很满意的,觉得公司今年新招聘的几个人,都不错。
“好。”林枫招进来的人,金勇心里有数,都是她准备培养的人。
第二天,金勇找姜嫽谈话。
“公司准备培训几个中青年人,做为今后公司的业务骨干。经过公司讨论,想让你做葛老师的助理,今后接四审的工作。“
“我?”
“对啊,你”
“我离四审的要求,差太远了吧?”
“是差的挺远,但这对你来说,是个锻炼的机会。而且,你还是咱们四组的人,葛老师忙的时候,你过去帮她。公司已经跟葛老师商量过了,她会带你一年。这一年,你照样拿审核岗位的工资,业务提成跟业务员一样,该怎么算就怎么算。”
这个薪资结构,是秋实的特色。秋实的特点,是全员接业务。照理说,审核、财务、人事等岗位,都属于管理岗。管理岗跟业务员底薪加提成的薪资结构,是不一样的。管理岗员工拿的固定工资,高于业务员的底薪。但是,秋实的管理岗,只要能接来业务,不管大单小单,都可以拿一笔承接人的提成。
姜嫽做梦也想不到,公司让自己当四审,这个岗位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“可我心虚,别人也会,不服啊。”
“哎呀,两个三审老师是老员工了,他们审核后才到你,已经帮你把了一道关了。还有公司要培养新人,看重的是你报告写的不错,工作专注努力。还有上次给客户讲课,是林总推荐你,她说公司需要会讲的人,到时总结报告的精华,在所内培训。别人服不服,你先别管,人员安排,公司说了算。你要在工作中不断成长,不断进步啊,这对你自己是有好处的。”金勇语重心长地说。
“林总推荐的我?你这样一说,我压力好大啊”领导们越推荐、越平易近人,姜嫽越觉得自己渺小,不自信。
“有压力是好事,说明有责任感。”
“责任感不能马上变成工作能力,我怕自己审核不好,出纰漏。”
“有葛老师带你,你先学起来啊!你好好考虑考虑。”
“好”
“回去好好想想啊!”金勇不停嘱咐着。
姜嫽非常希望能通过工作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,丰富自己的实务经验,能够独当一面。只是这个职位,对于自己来说,有点太高了。这是报告审核把关的最后一个环节,必定是资深老师来做。虽然俩位三审老师,都是老资格了,像金老师说的,已经先把一道关了。但自己做为四审,总不能是个名不副实的摆设啊。
自己已经二十八岁了,年龄焦虑对于女性来说,更多一些。她觉得,女性在职场上的花期比较有限,能够非常专注在职场上的黄金年龄,就这么几年,每一步都很重要。以前父母催婚,她没考虑过。姜嫽想先把职场站稳,她一直憋着一股劲,希望能证明自己。而眼下,就是一个机会,不能退缩。
第二天,姜嫽就跟金老师说,愿意试一试,但是在工作中,如果到时葛老师或公司觉得自己不合适,自己可以随时回来做业务员。金老师说“这个没问题,只要是用心工作,公司会考虑给大家合适的岗位。”金老师让姜嫽,去一趟老板办公室。
她敲了敲门,办公室里,周董和林总都在。周董说“小姜啊,听金老师说,你因为项目经验不足,非常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个工作。别担心,边做边学。有葛老师带你,后面公司每个类型的项目,都让你参加。”
“对,边做边学,由各组最优秀的老师带你。”
“好的,我一定努力跟各位老师学习,尽快胜任四审的工作。”姜嫽走出周董办公室,长吁一口气。暗下着决心,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,做好这份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