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大学门口。
因为姜老太昨天来过,再次推着三轮车出现,很快便有小姑娘围上来。
头绳发箍的生意不错。
姜老太负责招待客人,大女儿忙着收钱。
眼看着袋子见底,姜老太拍着大腿,意识到货进少了。
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,姜老太早早收摊,和大女儿去啤酒厂家属院附近的金店,给刘嫂子孙子挑了个长命金锁。
售货员开票时,听到姜老太说是买来送邻居家孩子的,不仅咋舌。
当下,红白喜事,礼金普遍也就几块钱。
为了占便宜,随几块钱礼,还要把全家老小,凡是能喘气,都带去吃席。
姜老太一出手就是一个纯金长命锁,足足花费掉姜老太一整天的收入。
属实阔绰。
姜老太却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吃亏。
周五,海城中小学,按照惯例,只上半天课。
女儿们陆续回到家。
刘家人手不够,姜老太和女儿们提前一天就去帮忙。
按理说,夏天,席面都摆在院子里,铺上红绸红纸,进进出出的,看着就喜庆。
冬天,天寒地冻的,不方便,一般都是借用附近邻居家客厅,支几张桌子,招待来随礼的亲朋好友。
掌勺厨师在刘家做好酒菜,然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,用肩膀扛着一米长的木制推盘,把每桌的饭菜送过去。
吉时一到,爆竹声响。
亲朋好友们动筷,热热闹闹吃席面。
客人多,需要用的桌椅板凳也多。
姜老太让女儿们把自家碗筷板凳都拿到隔壁去,还不忘叫上宋美凤,一起去隔壁帮忙刷碗、打扫卫生。
刘嫂子一家人缘好。
姜老太一行人出门时,刘嫂子的丈夫儿子和大院里的老爷们,齐心协力把从城边农户家里预定的肥猪,从车上卸下来。
烧水,磨刀,男人们叼着烟,研究怎么杀猪切肉。
屋内,刘家厨房已经挤满了人,大院里的大闺女小媳妇们都过来帮忙,一边忙着手里的活,一边说笑打闹,都还不知道啤酒厂即将面临倒闭,厂里文件一经公布,所有家庭都要面临天翻地覆的巨变。
“建国媳妇来了!”
见姜老太来了,邻居们忙招手,给姜老太让出位置,“快过来坐。”
自从姜老太不同意宋建国把大女儿嫁给王癞子,挨了顿毒打,姜老太像换了个人似的。
就在昨天,大半夜的,姜老太还追着宋建国喊打喊杀的。
那架势可彪悍了!
之前,大家不得空。
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和姜老太坐在一起聊天,大家八卦之魂燃烧,都竖起耳朵,想听姜老太能和她们倒一倒苦水,或是骂一骂宋建国和宋老太太,又或是姜老太能把委屈说出口,让她们这些爱吃瓜看戏的邻居们评评理。
姜老太不怕家丑外扬,既然大家都想听,那她不妨说一说。
啤酒厂倒闭,但公家并没有把职工房子收回去,所以,未来几十年,大家还要再一起做邻居。
姜老太想要宋建国带着宋耀祖净身出户,除了自己的努力,在当下集体生活的时代,少不了邻居们的助力。
姜老太轻咳一声,整理好措辞,正要开口,就见王秀梅母女俩手挽着手走进厨房。
视线相撞,姜老太注意到王秀梅眼中自然流露出的傲慢轻蔑。
对,上辈子,她这个好儿媳妇,也是用这种眼神看她的。
身边,坐着马扎的妇女,用胳膊肘撞了撞姜老太,“建国媳妇,你家耀祖和王秀梅处了快一年了,不打算结婚啊!”